今日体育资讯
译者注:原文发表于NBA官网,文中数据均截至原文发稿时(当地时间9月1日),所涉及日期和时间均为当地时间。文中观点与译者及平台无关。
就绰号而言,2008年美国男篮的绰号——“救赎之队”——与16年前那个永恒的经典相比,还是稍逊一筹。1992年那个NBA天才的集合体,可以说是任何职业体育项目中最伟大的阵容,从一开始就被称为“梦之队”。
从迈克尔-乔丹和“魔术师”约翰逊到拉里-伯德、查尔斯-巴克利、卡尔-马龙、约翰-斯托克顿以及其余成员,其阵容从上到下几乎都不仅是全明星和后来的名人堂成员,更是传奇人物。联盟首次涉足奥运赛场,就摧毁了一系列被明星光环震慑的对手,在巴塞罗那引起了轰动,而且让任何关于续集的想法都显得愚蠢可笑。乔丹、约翰逊、伯德和其他人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本周末将以团队名义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的“救赎之队”,可能面临着比1992年那支队伍更艰巨的任务。第一支队伍被要求做的,仅仅是在一个美国一直派遣业余球员参加的舞台上,展示美国篮球的优越性。世界顶尖的国家队在球员培养和阵容延续性方面的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以至于每四年仓促组建一支大学球员队伍已无法战胜他们。
而2008年的这支队伍以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德维恩-韦德、卡梅隆-安东尼和杰森-基德为核心,他们肩负的任务是带领美国男篮走出一段令人不安的低谷,这不仅包括上届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惊人失利),也包括其在2002年和2006年国际篮联世锦赛上的尴尬挫败。
在1992年、1996年和2000年包揽金牌之后,NBA球星们在2002年世锦赛上仅获得第六名,随后在2004年奥运会和2006年世锦赛获得铜牌。
“我仍然认为我们是最好的,是世界的榜样,但其他国家正在追赶上来,”名人堂教练乔治-卡尔在2002年印第安纳波利斯世锦赛失利后说道,当时美国男篮在四天内相继输给了阿根廷、前南斯拉夫和西班牙,“他们击败了我们,而且是在我们家门口击败了我们。我们必须向他们脱帽致敬。”
卡尔另一句流传更广的话,是他在美国男篮经历国际比赛最差表现后情绪化地发表的感言。“NBA的金钱和贪婪,”他说道,“这是否影响了我们的竞争天性?是的,你可以这么写。”
然而,情况在好转之前反而变得更糟了。
2004年,主教练拉里-布朗带去雅典的阵容饱受伤病或其他日程冲突的困扰。赢下2003年国际篮联美洲杯冠军的12名美国男篮球员中,有9人没有参加一年后的奥运会。只有蒂姆-邓肯、阿伦-艾弗森和理查德-杰弗森留下了。处于巅峰时期且有经验的球员沙奎尔-奥尼尔、凯文-加内特、雷-阿伦、科比和基德都没有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