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引进的工资帽,为何在CBA水土不服

  • 时间:2025-09-25 22:18 |
  • 来源:JRS直播

NBA直播吧今日讯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王奕博顶薪转会青岛,实际上是CBA历史上第一次有球队利用工资帽规则的D级限制条款硬抢球员成功。

按照姚明主导设计的CBA工资帽体系,每个队的工资体系由ABCDE五种合同构成,其中D级顶薪是球队的核心,一个队只有三个,如果你的球队三个顶薪已经满了,那其他球队就可以用D级合同强抢你的球员,而你没法匹配。

但讽刺的是,这次转会是在姚明离开后才出现

这么设计的目的,当然是在一定程度保护母队的基础上尽量刺激球员流动,但从实际操作的结果看,球队并没有按照姚明的预想在这个框架下玩游戏——D类不报满是常态,而球队间相互挖人也往往会用比较温柔的手段。

而原因也很简单,CBA的工资帽,与NBA有着本质的不同:

NBA,以及北美的其他体育大联盟,核心可以说是一家企业,一个经济共同体。30支球队相当于NBA的30个不同部门,球员的转会也只相当于在不同部门之间调动,(绝大多数)球员没有对转会的否决权,在转会之后,他们也继续履行在之前球队签下的合同,因为雇主都是NBA,一直都没有改换门庭。

而在CBA,无法真正实现联盟制和经济共同体。每一年每一支球队所得到的投资不是固定数字,常常变化极大。想要通过工资帽的硬性规则将球队的投资控制在一个区间当中根本无法实现。

在姚明执掌期间,最低投资的吉林队一度投入低于当时的最低值1200万,而工资帽最初设定的上限3600万,很显然根本限制不住豪门球队的巨大野心。 

本赛季的制定的(国内球员基本)工资帽上限为4200万,下限为1400万。此外也明确规定了每场比赛的奖金数额,但“球队可以在额度之内自行决定如何发放”:

在NBA和北美其他体育联盟里,是没有转会费概念的。即便每支球队被允许使用“部分现金”,也有对现金的明确实用上限:2024-25赛季,NBA的现金使用上限是724万美元,2025-26赛季是796.4万美元,每支球队的收入和支出都不能超过这个数值——相比于1.55亿美元的工资帽,这点钱最多只能用于小型交易的补偿,所以“cash”最初的翻译也就是“部分现金”。

但在CBA的交易里,“部分现金”才是重量级。

无论球迷怎么猜测,球队和随队媒体怎么辟谣,这些年里真实的转会费一直都没有过清晰的报道,但王哲林、周琦、陈盈骏、赵睿、张镇麟们,应该都伴随着大几千万的转会费。高诗岩当年的3000万转会费似乎已经被多方确认,这个数字也可以作为一个锚定值,每支球队的年度开销中的绝大部分,其实并不是上限4200万的国内球员工资,或是425万美元的外援工资帽。

相关标签